哉,汉语一级字,部首为口,注音为zāi,其本意为语气词。在古籍《说文解字》中,哉被解释为“言之闲也”,即言语之间的停顿或转折。其部首笔画为3,总笔画为9,笔顺依次为横、竖、横、竖、横折、横、斜钩、撇、点。
1.语气词用法
感叹用法:哉字在文言文中常用于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例如,曹操在《步出夏门行》中写道:“幸甚至哉。”这里的“哉”表达了强烈的感叹情绪。
疑问或反诘用法:哉字有时也用于疑问或反诘的语气,相当于“吗”或“呢”。如“何哉?”表达了对某事的好奇或质疑。2.同“才”的用法 古代汉语中,哉有时也同“才”字使用,表示“开始”的意思。这种用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
3.信哉的含义 “信哉”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词语,意为“信实可取”。它常用来形容严谨可靠的事物或人,强调诚信和信用。
4.美哉的含义 “美哉”中的哉字作为语气词,用于加强感叹的语气。美哉一词出自宋朝诗人张耒的《美哉》一诗,意为“美啊”,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叹。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哉字的使用非常广泛。例如,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写道:“旦旦有是哉。”这里的“哉”用来表达对某种情况的强烈感叹。同样,《聊斋志异·狼三则》中的“变诈几何哉”也是用哉字来表达对狼的狡猾的惊叹。
哉字,作为汉语中的一种重要语气词,其用法多样,既可以表达感叹、疑问,也可以表示“开始”的意思。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哉字的使用丰富了文字的表达力,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通过对哉字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