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方言文化中,对女孩和男孩的称呼各有特色。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囡囡”和“囝囝”这两个称呼的由来及其用法。
.“囡囡”是吴语区、粤语区等方言区对女孩的昵称,尤其指年龄在6-9岁的小姑娘,亦有宝贝的意思。如“小囡”、“囡儿”、“囡仵”。这个称呼来源于会意字,从“囗”从“女”,像把一个女孩围在中间以免女孩跌倒或闯祸,母亲也可以腾出手来做其他家务。本义是小女孩,也可泛指小孩。
.“囝囝”是方言文字,指小孩儿、女儿。在苏州、广东等地,对男孩子的称呼与这个字有区别,写作“囝囝”。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江浙话、吴越语,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底蕴深厚。在中国,吴语主要分布于今天的浙江、江苏等地。
.“囡囡”读作nān、nān,只有一种读音,而“囝囝”则有jiǎnjiǎn和nānnān两种读音。在不同的读音下,它们的用法也有所不同。读jiǎnjiǎn的时候,做方言表示儿子,儿女;读nān的时候,与“囡”对应,也是方言文字,表示小孩儿、女儿。
.“囡囡”更常用于称呼女孩子,而“囝囝”在jiǎnjiǎn的读音下,更常用于称呼男孩子或泛指儿女。“囝囝”在nānnān的读音下,也可指小孩,不区分性别。这种性别指向的差异,反映了方言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热恋中的情侣,可以使用“囡囡”和“囝囝”这两种词语称呼对方,代表两个人彼此都非常爱护对方。这种称呼含有宝贝的意思,表示两人关系比较暧昧也比较亲密。
.“囡囡”和“囝囝”是方言文化中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虽然普通话的普及使得方言的运用有所减少,但“囡囡”和“囝囝”等昵称依然在人们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些美好的文化,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