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释义
东隅:指日出处,借指早晨。
桑榆:指日落处,借指傍晚。
释义:早晨失去的,傍晚得到了。比喻开始时或暂时在某一方面失利,但最终得到了补偿。2.成语出处
出处一:《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处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解释:这两个出处都描绘了冯异在战争中一度失利,但最终转败为胜的故事,成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一成语的典故。3.成语用法
用法一:多作谓语,如“他虽然失败了,但最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用法二:也可作定语或分句,如“这是一次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经历。”
用法三:多含褒义,用于肯定一个人在遭遇挫折后最终取得的成就。4.成语演变
演变一:原义指在东边失去的东西,在西边得到。后引申为在某一时刻失去,在另一时刻得到。
演变二:从字面意义扩展到比喻意义,强调人生中的得失转换。5.成语故事
故事一:古代有一位名叫冯异的大将,在战争中一度失利,但他并未气馁,最终转败为胜,成为一代名将。
故事二:现代有一位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遭遇重重困难,但他坚持不懈,最终成功创办了一家知名企业。6.成语启示
启示一: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挫折是难免的。
启示二:在面对挫折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在另一阶段或另一方面终能取得成功。
启示三: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努力,即使遭遇失败,也要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前行。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一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人生中的得失转换,提醒我们在面对挫折时要保持乐观,相信在另一阶段或另一方面终能取得成功。这一成语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