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落花多”这句诗,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用以描绘诗人在原野上久坐,四周落花遍布的景象。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春景的感慨,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人卜居山林,其日常生活状态与外界隔绝,有客人来访时,诗人会兴高采烈,欢喜无已。当无人来访时,诗人便只能与落花为伴,寂寞之情油然而生。这种生活状态使得诗人对春花的凋落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受。
“坐久落花多”中的“坐久”暗示了诗人对春花凋落的无奈。诗人留恋春景,却又无法挽留,这种心情如同对已经消逝的事物的怀念,充满了惆怅。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这句诗的下一句,意为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花凋落的无奈和对往事的回忆。
这句诗出自晏殊的《浣溪沙》,原文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首诗通过描绘春花凋落和燕子归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诗中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以及诗人与好友李龟年在落花时节重逢的情景。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李龟年是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因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这个故事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春怨》。诗中描绘了寂寞的空庭和梨花满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光逝去的哀愁。
落花在文学中常常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人通过描绘落花,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落花静静地铺满了小径,它们在风雨中显得更加寂寥。细雨随风轻拂,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朦胧与哀愁。落花成为了诗人情感抒发的载体,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