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专题 / 正文
如何侵吞别人资产

发布时间:2025-03-20 01:43:30

资产侵占的常见手段与法律后果

在商业和公共管理领域,资产侵占行为屡见不鲜,这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小编将探讨几种常见的资产侵占手段,并分析其法律后果。

1.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司财物

职务侵占罪的本质在于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司财物,从而损害公司及法人的利益。若行为人的行为并未损害到这些利益,那么该行为就不构成职务侵占罪。例如,张某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司的货款收回后未上账而予以支配。张某实际上有权对这笔款项进行合法支配。

2.利用代理权转移被继承人资产

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61条,即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可能通过非法手段在代理被继承人处理事务时转移被继承人资产。

3.犯罪团伙通过特定群体招募人员

长春经侦调查发现,犯罪团伙通过各地掮客在币圈、娱乐场所、同乡、同案等特定群体中招募无固定工作、有高额网贷、前科劣迹人员。之后,提供使用境外手机卡注册的某社交软件的专用手机,指挥异地办理银行卡,并网络进行虚拟货币转账交易培训。

4.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司财产

第三呢,是这个员工在侵吞公司财产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他职务的便利。对于没有利用职务便利的员工,即便是侵吞了公司财务,也不构成这个罪名。

5.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的区别主要在于:贪污罪是指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6.内部人员虚构交易环节非法侵占资金

某公司3名员工因利用职务便利虚构交易环节,非法侵占公司资金400余万元,被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十年不等。此案揭露了企业内部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典型犯罪模式。

7.出纳通过篡改财务记录侵吞资金

出纳可以修改公司的财务记录,包括篡改支出或收入的数额,虚报相关信息等手段,从而侵吞一部分资金。这种方式很难被发现,除非公司有严密的账务监管机制。

8.以权谋私,侵吞资产

20xx年,徐永武以前朴村建设村委会的名义要的朴木供销社土地,这块土地当时市值一百万,徐永武没有建设村委会,更没有经过公开招标,竟然以xx万的超低价侵吞了土地。这种以权谋私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Copyright稍拽网 备案号: 蜀ICP备2023014893号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