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笼的放置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将地笼的大头固定好,另一头放置在船上,慢慢向外移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地笼不能放置得太紧,以免影响捕捞效果。如果地笼放得太紧,可能会导致鱼虾无法进入,从而影响捕捞数量。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小头部扎上结实的绳子,站在水边直接将地笼抛入水中。抛入水中后,需要调整地笼的位置,确保其能够顺利下沉并覆盖到目标区域。
()在溪流钓时,选择合适的钓点至关重要。如果钓点附近没有目标鱼,即使钓技再高也难以捕捞到鱼。一般情况下,选择钓点需要遵循以下规律:
-()急中钓缓:在急流中寻找缓流区域,因为鱼虾往往会聚集在这些地方休息。
()缓中钓落差:在缓流区域寻找水流落差较大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会有鱼虾聚集。
()清中钓浊:在清澈的水域中寻找水质较浊的区域,鱼虾往往在这些地方觅食。()向阳、避风的位置通常更适合放置地笼。在这些位置,地笼能够更好地捕捉到鱼虾。寻找淤泥水底的地方,尤其是水下有坑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鲫鱼扎堆过冬的地方。
()在渔业捕捞中,地笼的使用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在选址上,应优先考虑水流中心及障碍物密集区域,同时关注水深和水质,避免淤泥过多的河床。
()捕捞时间的选择同样重要。夏季清晨和傍晚是鱼虾觅食高峰期,此时放置地笼可提高捕获率。
()地笼的放置高度需要谨慎控制,避免惊扰鱼群。如在滩涂地带,应适当加深地笼的放置深度,以确保鱼虾能够顺利进入地笼。
()地笼是定置渔具,可以常年捕捞。在使用过程中,每天早晨需要倒出网兜中的鱼、虾,取大放小。如果网兜中鱼虾过多,可每3到4个小时取鱼、虾一次,以防鱼虾因密度过大窒息而死。
()地笼的框架可以使用直径3—6毫米的钢筋加工制成,长度约为40厘米,每隔50厘米设置一个支撑点,以确保地笼的稳定性。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地笼的捕捞效果,同时保护水域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