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简称“津”,别称津沽、津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地处华北地区,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市,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截至2023年10月,天津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1966.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6万。
天津市自古以来因漕运而兴起,唐朝中叶以后成为南方梁从北运的水陆码头。金朝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明永乐二年正式铸成,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成时间记载的城市。
新中国成立伊始,基于复杂的政治、经济及战略因素考量,在1953年前后设立了北京、天津、上海、沈阳、抚顺、鞍山、本溪、西安、南京、武汉、广州、重庆、哈尔滨、长春、大连,一共15个直辖市。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稳坐全国政治中心的位置,而天津作为直辖市的意义在于确保它能控制沿海的港口。
如果把天津与塘沽拆分,那么天津市区很可能就会归入河北省。河北省不仅没有将天津和塘沽分开,反而把静海和武清当作负担转嫁给天津,使得天津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天津地处华北地区,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市,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作为直辖市,天津在国防和军事方面具有更高的地位,有利于确保国家的安全。
最初,天津曾是北平的院辖市,后来在1935年,由于天津实在太大,又恢复了天津为直辖特别市。这一历史变迁,充分体现了天津市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天津市之所以成为直辖市,源于其悠久的历史、重要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以及战略地位。作为直辖市,天津在我国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