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层层高如何确定
在建筑设计中,基础层层高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以下将详细解析如何确定基础层层高。
在确定基础层层高时,首先需要明确建筑类型。平屋顶建筑和坡屋顶建筑的计算规则有所不同。
对于平屋顶建筑,有女儿墙的情况下,基础层层高应从室外设计地坪量到建筑物女儿墙的顶点;无女儿墙时,则从室外设计地坪量到屋面檐口的顶点。
坡屋顶建筑的基础层层高计算相对复杂,需要考虑檐口高度和屋脊高度。
檐口高度是从室外设计地坪量到屋面檐口或者坡屋面的最低点,这是檐口部分对应的高度。
屋脊高度则是从室外设计地坪量到屋脊的高度。
建筑高度和层数的计算同样重要,需要明确计算起点和终点。
建筑高度的计算有6种形式,包括室外地坪到屋檐、屋脊、屋面等高度。
建筑层数的计算则涉及3项特殊规定,包括地下室不计入层数、设备层不计入层数等。
在某些情况下,建筑面积和高度的计算会有所不同。
例如,独立烟囱、烟道、水塔等不计入建筑面积,层高小于或等于2.2m的设备层也不计入建筑面积。
对于7层至11层的小高层建筑,公摊面积的计算会因楼盘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若地下无设备用房且底层无商铺或底层架空,则小高层的公摊系数通常位于10%至15%的范围内。
钢柱脚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基础构件的重要节点,其计算高度需要根据相关规范进行。
对于外包式柱脚,底层钢柱的计算高度需要特别注意,相关规范未给出明确规定。
对于工程人员来说,了解各种高度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过梁高度的计算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规范。
基础层层高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类型、计算规则、特殊情况等多种因素。只有准确计算出基础层层高,才能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