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成区是什么意思
城市建成区,是指在城市行政区划内,经过征收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这一区域的特点是集中连片,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完善,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
1.建成区面积的定义 建成区面积通常是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它不仅包括集中连片的部分,还可能包括分散的若干个已经成片建设起来的区域,这些区域同样具备基本的市政和公共设施。
2.核心城市的建成区 对于核心城市而言,建成区范围较为明确。它包括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的若干个已经成片建设起来,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这些区域往往是城市的发展引擎和代表性区域,集中了高端的商业、文化和生活配套设施。
3.一城多镇的建成区 对于一城多镇的情况,建成区由几个连片开发建设起来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组成。这些区域可能分布在城市的不同角落,但共同构成了城市建成区的整体。
4.一区、二区的划分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通常被划分为一区和二区。一区一般指城市的中心地带或主城区,通常是商业、政治、文化中心,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商业资源。二区则可能指城市的一些次中心区域,虽然不及一区繁华,但也具备一定的商业和文化功能。
5.城市建成区与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城区是指城市实际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覆盖的空间地域。由于缺乏空间标准和相应监测手段,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长期依靠地方填报,各地统计口径不同,影响统计数据准确性。
6.建成区与中央活力区(CAZ) 中央活力区(CAZ)是近年兴起的城市建设新概念,可以看作是CD中央商务区的升级版。与CD相比,CAZ功能更多,可步行的公共空间更多,宜商、宜居、宜游,白天和夜晚都有人气,且不局限于商业功能。
城市建成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包括城市中心区域,还涵盖了城市的多个次中心区域。建成区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活品质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