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音乐世界,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其中蕴含着无数美妙的曲名。以下将带领大家走进唐代音乐的世界,领略那些耳熟能详的曲名背后的故事。
唐代《啰唝曲》又名《望夫歌》,据《云溪友议》记载,此曲由金陵啰唝楼陈后主所建,由刘采春演唱。曲中词句多为当代才子所作的五六七言绝句,其词意深长,选词能唱望夫歌,让人闻之心生哀愁。
《南歌子》是唐代教坊曲名,单调者始于温庭筠之词。因词中有“恨春宵”句,故名为《春宵曲》。其词调寄温庭筠“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以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著称,展现了唐代词风的婉约与柔情。
唐教坊曲名是指唐朝教坊中的曲子名。教坊是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相当于“唐朝音乐部”。唐教坊曲就是“唐朝音乐部”官方认可的曲子。这些曲子主要以词牌名的形式流传下来,如《甘州》、《回波》等,都是唐代音乐文化的瑰宝。
《长安古意》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一首七言古诗,也是初唐七言歌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当时京都长安的现实生活场景,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唐代权贵阶层的骄奢淫逸。
王昌龄的诗歌以七绝见长,其中《饮马渡秋水》一诗,尤其以登第之前远赴西北边塞所作。诗中描绘了水寒风似刀的边塞风光,以及昔日长城战的英勇壮烈,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由陈后主及其文臣后妃共同创作歌辞,后被之管弦,成为乐曲。这首歌曲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音乐优美动听,舞蹈轻盈飘逸,是唐代乐舞的代表作之一。
《相思曲》是唐代戴叔伦创作的诗歌,诗中以高楼重闭明月、肠断仙郎隔年别等词句,表达了离别之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相思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的“法曲”之一,由唐玄宗李隆基创作。此曲以仙女下凡的场景为问题,舞蹈表现了轻盈飘逸的美感,音乐优美动听,是唐代乐舞的代表作之一。
《凉州曲》是唐代流行的西域歌舞曲,以凉州(今甘肃武威)为名,充满了异域风情和豪放气质。舞蹈以健朗的步伐、激越的鼓点和嘹亮的歌声为特点,展现了唐代音乐的多彩与丰富。
《江南曲》的作者为唐代诗人李益,这首诗以江南为背景,描绘了江南的美丽风光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诗中以“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等词句,展现了唐代江南的浪漫与诗意。